“職工下單、超市提單、火車送單”,在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霍林郭勒運營維修段管內(nèi)多條鐵道線上,常年有專為一線職工押運所需生產(chǎn)生活物資的配送員,風(fēng)雨兼程、披星戴月,號稱草原鐵路上的“外賣騎手”。
這個段地處內(nèi)蒙古中東部地區(qū),科爾沁和錫林郭勒大草原交匯處,分布有通霍、錫烏、霍白、珠珠、巴珠5條總計1400余公里的鐵道線,是服務(wù)當(dāng)?shù)厝罕姵鲂械闹饕煌üぞ?,也是承?dān)蒙煤外運的重要通道,每年有近8000萬噸煤炭通過這條鋼鐵大動脈運輸?shù)綇S礦企業(yè)。
配送員王立卉在執(zhí)行這次配送任務(wù)。王勝楠攝
這些鐵道線上,坐落著大小47個車站,車站海拔在800—1200米之間,均屬中溫帶半干旱、干旱大陸性季風(fēng)氣候,寒冷、多風(fēng)、干旱,年平均氣溫1—2℃,無霜期90-120天。由于地處西伯利亞寒流帶,每年9月開始飄雪,次年5月河冰才能完全消融,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40攝氏度,寒冷持續(xù)時間長,公路經(jīng)常被厚厚的積雪封堵,10天一趟的鐵路通勤車,是這些車站進行生活物資補給的唯一通道。
為了做好沿線各站的日常生產(chǎn)生活物資的配送補給工作,自2020年起,這個段專門成立了由黨員組成的配送服務(wù)隊,隊員的平均年齡55歲。由于每次要送的種類多、車站多,這些參加配送的隊員,他們除了使用的交通工具不一樣,需要完成的接單、采購、封裝、送單,整個流程忙碌下來,完成工作量不亞于日夜穿梭在城市里的“外賣小哥”。
今年春運期間,這個段準備把47份年貨逐站送到春節(jié)堅守崗位的職工手上,提前備足節(jié)日所需物資用品,他們組織了一趟特殊的“物資專列”。
年近花甲的王立卉是執(zhí)行這次配送任務(wù)的兩名配送員之一,大家都稱他“老王”,這也是他退休前執(zhí)行的最后一趟任務(wù)。為了完成好這次配送,他比以往更加認真和專注,一周前就開始忙碌,收集各站需要的物資清單,并親自到超市進行協(xié)調(diào)配單,要求商家提前備好所需物品。
配送員王立卉搭乘57921次最后一次押運物資。王勝楠攝
老王押運的這批物資,準備搭乘57921次完成派送任務(wù)。這趟列車自通遼站始發(fā),終到扎布其爾站,每10天開行一次,全程歷時12小時11分。1月12日這天,這批物資在上火車前,當(dāng)天上午他就需要到超市與其做好提單對接,逐站逐一進行清單式核對,不光看數(shù)量,還要看質(zhì)量,按照各站所需物資進行打包封裝,對一些新鮮水果蔬菜做好防凍處理,雞蛋、玻璃瓶裝調(diào)料等易碎物資做好防碎加固。
這批打包完成并貼有站名標簽的物資,老王會跟隨運送汽車,來到火車站,指揮卸貨人員,并時時叮囑要輕拿輕放,按照到站先后順序由外到里依次碼放,忙而有序的將所有物資裝在這趟列車的行李車廂里。
13日16點50分,隨著這趟列車準時從通遼站出發(fā),他也再次開啟了押運配送之旅,列車每一次的??空荆诙潭痰?至3分鐘里,老王需要與車站一件不差的做好物資的卸車,核對無誤后,辦理交接手續(xù),這樣的動作,一趟下來需要重復(fù)19次。
57921次列車載運物資。王勝楠攝
“給我們車站送來了新鮮的牛、羊、魚肉,大蝦和龍蝦尾,羊排、豬排、肘子和各類蔬菜,蘋果、桔子、瓜子、大棗、糖果,還有福字、對聯(lián)等,品類特別多!”列車到達扎魯特站后,黨支部書記張富一邊組織職工忙著往車下搬運,一邊說。卸完貨后,在與老王辦理交接手續(xù)時,高興的說道,“老王給我們配送的菜,每次都保質(zhì)保量,大家特別放心!”
次日早上5點左右,隨著車廂里最后一堆物資卸到扎布其爾站,像這樣的連夜千里配送,他已堅守了4年多,累計完成配送任務(wù)150余次。
這次任務(wù)完成后,他就退休了。在返程途中,老王深有感慨的說:“作為一名老黨員,能夠完好無缺把物資送到各站,讓職工吃好、吃得放心,感覺特別有意義!”(郭香玉 李季春 唐有偉)